早在2009年吴恩达就已经在斯坦福计算机开设CS229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入门课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吴恩达之前,美国已经有很多大学在计算机系开设各种机器学习、概率图、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类课程。人工智能从来都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东西,一直以计算机的一个学科方向存在着。20年前,还没有人工智能专业,拉里佩奇就已经是创办谷歌的人工智能人才了。
美国除了CMU等一些学校,专门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更多的学校人工智能的课程就直接放在计算机系里。
美国的专业都是宽口径,伯克利MIT的计算机系和中国的计算机系非常不同。
MIT计算机系叫EECS,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这个专业的口径非常宽,从芯片的晶体管制造、电路设计、体系结构、通信技术、微波工程,到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分布式计算、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方方面面全部都有涵盖。
宽口径的好处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选课快速掌握社会亟需的技能,快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学生可以选互联网方面的课程,拥抱互联网。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集成电路设计大火,学生可以通过选课快速转向,去芯片研发。到现在人工智能大火,学生一样通过选CS229、CS231、CS224等课程就可以快速抵达战场。
相比,国内昨天一个开物联网专业、今天开一个人工智能专业,还是口径很窄,把学生限制得很死。过一久,人工智能不火了,学生又如何转身?
xiaomin#1
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中,教指委申请并获批了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的项目。该项目的工作目标是改造升级一批高等学校传统计算机类专业,加强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推动高新技术与计算机类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计算机类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提高学生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研究分析新经济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新要求;研究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方式、培养方案、新的知识框架及内容;研究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水平的评价标准、与培养方案对应的系统能力培养分类分层次的新的课程体系及课程主要内容。系统能力培养分类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各个课程的实践环节、综合课程设计等内容。
(2)组织编写和出版系统能力培养系列教材,主要侧重在对应新工科课程体系的核心和专业拓展2个层次的课程教材建设上;撰写和发表与该项目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
(3)发挥好示范和带头高校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系统能力培养试点学校的工作,组织进行省或者跨省范围的区域性试点学校的指导、交流和研讨;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全国高校系统能力培养研讨和交流大会,举办系统能力方面的教师培训班、导教班,提升讲授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相关课程的师资水平;举办全国高校系统能力竞赛,进一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4)提供校企合作的平台和联合研究,企业通过发布项目、提供需求、提供实践环境和内容等方式推动高校的系统能力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该项目的创新之处是通过研究、示范、试点和推广,推进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提升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系统能力培养,以适应未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满足未来智能时代社会应用的迫切需求。
教指委深入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调查若干国外高校本科生教学在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路,通过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结合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总体思路,并对相关的主要课程内容及其实验内容进行了规划。
在理论知识教学上,需要建立新的系统级综合性课程,强化系统知识,重新规划计算机系统核心课程的内容,使这些核心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衔接更加顺畅、整体系统性更强;同时针对系统实践能力弱的问题,需要特别加强系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教指委把课程分成3个层次: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重组内容的核心课程以及侧重不同计算系统若干相关平台的专业拓展和应用课程。目前已经在第1层次的研究和实践上取得较好的进展,该项目将对第2和第3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实践和推广应用。
我们应着力研究并建设充足配套的实践环境和内容,把相应的系统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予以加强。参加该项目的企业要结合自己的特色,提供实践平台和内容方面的大力支持。已经实施的基于MIPS的实践平台和内容要改进,进一步贴近新技术发展;同时在ARM作为应用主流的技术发展趋势下,必须要研究、开发、试点和推广基于ARM的实践平台和内容。
在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强力推动以及计算机学科技术迅速发展和社会应用的迫切需求下,该项目的研究、试点和推广将持续推进4年以上,在现有基础上,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以系统能力培养为抓手持续提升计算机类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措施和研究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改革方案。组织研究小组,进行国内外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和建立新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计算机系统核心课程的内容;研究提出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水平的评价标准。
(2)提倡示范院校带动。在新工科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下,要进一步推动示范院校系统能力培养工作,进行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系统知识、系统能力和系统课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提升对试点学校系统能力培养工作的指导。
(3)总结试点经验,向全国范围推广。根据所在院校的特色和目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将系统能力培养研究实践的有效做法、课程内容、实践环境和内容等按照不同类型和层次向全国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推广应用。
(4)加强教师培训,加快教材编写,发表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推进教师系统能力理论和实践培训工作,加快以系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教材编写工作,特别要把重点放在第2核心层次和第3专业拓展层次课程教材的编写上。
(5)检查交流促进,以竞赛提高水平。通过系统能力培养标准的实施,衡量整体系统能力培养水平并促进其提高;通过每年举办系统能力全国高校竞赛,促进高校间互相学习,调动学生对系统深入学习掌握的积极性。